拘留与扭送怎么样区别,即如何辨认行为是拘留还是扭送,是司法实践中常讨论的问题。本文整理了有关法律条文与常识,为你提供关于如何应付拘留与扭送的差异问题的参考。
《刑事诉讼法》第61条规定了可以先行拘留的七种状况与第63条规定的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检、法的状况不同是有,但又非常相近,因此有必要进行一下不同:
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的状况是: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现的;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6、不讲真实名字、住址、身份不明的;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是检察院可以先行拘留的状况:
1、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2、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除此两种状况外,其他状况都是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的情形。
任何公民都可以扭送至公、检、法的情形是:
1、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2、通缉在案的;3、越狱逃跑的;4、正在被追捕的。
这个不同中,大家第一应该注意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可以先行拘留的条件规定的不同的地方;第二应该注意任何公民都可以扭送的条件与公安、检察机关先行拘留的不同的地方;第三应该注意扭送的机关是公、检、法三机关,而拘留的机关只能是公、检两机关,此处法院没拘留权。
律图我们为你整理这篇文章,期望能更好的帮忙你知道关于如何应付拘留与扭送的差异问题的法律常识,欢迎浏览。